今天上午,司法部举行媒体通气会,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律师工作局负责人向媒体介绍司法部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的情况,这也是司法部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举行的首场媒体通气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司法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治日报、人民网、凤凰卫视等20余家媒体记者就关心关注的十几个问题进行了提问。
司法部新闻发言人李子顺:
为大力展现司法行政系统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的成效亮点,充分展示全面依法治国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讲好乡村法治故事,司法部于6月至9月组织开展“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根据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首次公布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2022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组织新闻媒体前往北京、湖南、黑龙江、浙江、甘肃、云南等6省(市)进行调研采访,第一路调研采访组将于6月19日出发。
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刘福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2021年5月18日,司法部印发活动方案,部署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法律服务局会同普法治理局、促进法治局、律师局等有关厅局认真落实各项任务。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4.9万个,依托司法所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8万个,60多万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涉农法律咨询服务1083万余人次,努力满足乡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更加便捷。实施法律援助法,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有效维护农民工和生活困难农民的合法权益。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83万余件,惠及农民和农民工近96万人次,为农民和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355万余人次。
——乡村地区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公证进乡村”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公证机构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设立公证咨询联络点12万余个;通过视频公证、巡回办证、定期办证等为农村群众提供“就近办”公证服务46万余件;依法为受援人减免公证费用13.47亿元。积极支持鉴定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配合检察公益诉讼,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司法鉴定机构共提供涉农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服务5724件,对涉农纠纷提供法医临床、文书、痕迹等鉴定服务10.5万件,依法为受援人减免鉴定费24.75亿元。
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副局长杨金宇:
司法部结合自身职能,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坚持“进村、入户、到人”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村”的工作:扎实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2022年底,联合民政部命名了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截至目前,已命名九批共计493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这项创建工作自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今年是20周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大力培养、推广、宣传各地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已命名的示范村(社区)进一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户”的工作: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司法部配合农业农村部,抓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目前,已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5.5万户,力争到2025年如期实现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覆盖到全国每个行政村。
——“人”的工作:更好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四个专项任务之一。这项工作自2021年在全国部署开展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83万余名,基本实现了“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总体上,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重点在切实发挥作用上下功夫。“法律明白人”统编读本的编写也在推进中,力争早日实现对“法律明白人”高质量、常态化的培训。
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副局长闫晋东:
司法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所职能作用,在推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今年,印发了《司法部关于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对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出部署。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发展人民调解队伍,大力加强乡村人民调解员培养选拔和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3万个,其中村调委会49.2万个,乡镇调委会3.1万个,实现了全覆盖;全国有人民调解员317.6万人,其中村调委会调解员208.6万人,乡镇调委会调解员21.8万人。各地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积极建立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百姓说事点”“百姓评理说事点”等作用,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67万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92.3万件,其中村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302.5万件,乡镇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138.9万件,为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力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去年,司法部在全国部署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今年持续推进。各地结合实际,推动司法所与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资源共享,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司法所3.9万个,其中乡镇司法所3万个,基本实现全覆盖。仅2022年,全国司法所为基层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建议30多万条,协助制定规范性文件4.8万件;参与调解各类纠纷500多万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48万人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40万场次。
律师工作局副局长柳春霞:
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延伸、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服务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总结多地探索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积极推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发展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村(居)法律顾问队伍。截至目前,全国有60万个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18万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参与此项工作,除中西部地区少数边远乡村外,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大村(居)法律顾问在履职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村(社区)依法决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为服务和保障民生、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践中,有的地方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明白人”培养、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工作相互结合、统筹推进,有效满足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有的地方建立村(居)法律顾问信息化工作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为群众远程提供视频、语音等服务,提升了服务便捷性,降低了服务成本。有的地方还与高校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每年选派法科大学生担任村(居)法律顾问,解决基层法律服务专业人员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