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南庄村村委会在无相关审批的情况下,违法占用林地4.45亩(约2967平方米)私设垃圾场,长期以来大量建筑垃圾被倾倒此处。该垃圾场内堆放的固体废物未作防渗和覆盖处理,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影响群众身体健康。 2021年4月19日,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涉县院)公益诉讼干警发现该案线索后,通过无人机航拍、走访周边群众和询问村委会有关人员等方式固定证据,当天完成立案,并向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涉县分局和涉县河南店镇人民政府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上述行政机关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依法处置固体废物,消除对周边环境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检察建议发出后,涉县院多次与相关行政机关沟通案件进展,通过释法说理,阐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重要性及危害后果,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2021年6月18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涉县分局对检察建议进行阶段性回复,称该局已聘请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垃圾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了检测。经检测,土壤满足《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要求,地下水满足《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农田灌溉水质基本控制项目限值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表1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要求。同时,邀请三名环保行业专家对垃圾场恢复治理提出专家意见,意见认为对现有垃圾场地可采取压实覆土措施,表土可用腐熟土质进行覆盖,覆盖厚度50—80厘米,选择当地宜生品种绿植进行绿化,以防扬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021年9月14日,经后续跟踪监督,河南店镇人民政府已依据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涉县分局出具的专家意见,投资20多万元,对该垃圾场进行了高标准压实覆土和绿植,现在的垃圾场已变身成为绿地。 涉县院近年来以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和“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等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办理了一批整治固体废物污染公益诉讼案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升了涉县人居环境水平。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活动,督促回收处理生产类固体废物1485吨,督促清理各类垃圾3465吨,恢复被污染的土壤86亩,清理非法占用的河道2.65公里,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84843元。 涉县地处山区,宜居地块较为紧张,建筑垃圾类固体废物的随意倾倒,使之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顽疾普遍存在且长期无法根治,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也是人民群众发映比较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检察机关通过讲座、座谈会和制发宣传册等释法说理的形式,帮助基层行政机关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同时向多个怠于履行固废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形成合力,实现多方协同和全面整治,使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破解。在治理过程中,涉县院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建议环保部门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和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确保建筑垃圾类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修复的科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