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进入理想学校,家长们煞费苦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谎称有“有关系”帮助孩子办理入学,实则实施诈骗。去年以来,我院受理以入学为由诈骗的案件11起,均是犯罪分子充当“学托”以帮助孩子入学为由实施诈骗。
骗术揭秘
1、夸大能力
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时,都是利用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和对入学政策不了解等弱点,谎称自己“有名额”、“教育局有熟人”、“办成了多少个孩子的入学”等等以骗取家长信任。
2、熟人介绍
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社会交际甚至在朋友圈宣传此类入学消息,再通过熟人、朋友口口相传,从而吸引不相识的家长找上门,大多数是熟人介绍、降低了本应由的警惕性。
3、索要钱财
部分犯罪分子会称需要疏通“关系”等理由向家长索要钱财,更不会签订合同、协议,未留有任何书面的证据。
法官说法
诈骗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近年来,利用教育资源进行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家长们要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孩子就读中小学校的选择应该更加理性,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有明确的规定,家长们切勿病急乱投医,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孩子入学手续,对社会上帮忙办理上学的“学托”要万分警惕,宣称有办法突破限制获得入学资格的话术都是使你一步步陷入诈骗牢笼的美丽谎言。理解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也请不要让这样的重视迷惑了双眼,既损失钱财,又耽误孩子的入学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