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110”工作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广平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近年来,广平县紧紧围绕司法为民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司法改革,聚焦破解执行难题,在全省率先实践“执行110”,率先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执行指挥系统,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数智赋能、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执行新模式,做到“即时出警有速度,雷霆执行有强度,司法为民有温度”,方便提供执行线索,化解查人找物难题。“执行110”的实施,实现7×24随时接警、及时出警,快速出击传唤、拘传被执行人。自“执行110”设立以来,共接到执行线索100余条,出警80余次,执行到位金额7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打出了执行声势和实效, 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努力营造让被执行人“不想规避执行、不愿规避执行、不敢规避执行”的高压态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相关做法被《民主与法制》、改革网等20余家媒体刊载报道。
启动之因:节假日执行破解“被执行人难找”问题
官司打赢了,赔偿却迟迟不能到位,“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群众的揪心事。2023年1月召开的第二十二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到2035年“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对持续做好执行工作的具体要求,广平县人民法院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系列执行攻坚行动。一是多次集中行动总结出“破解被执行人难找之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累计开展集中执行20余次,战果丰硕,其中在端午、中秋、国庆、麦收等假期开展的凌晨集中执行行动收获尤为显著。从长期执行工作实践及系列集中执行攻坚行动中,广平县人民法院总结出一条经验:县域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被执行人长期在外务工甚至躲避执行,仅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假日和农忙时节回家与家人团聚或者务农,在“8小时”工作时间外,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行踪的情况较多,抓住这些被执行人有可能在家的重要时机,能够有效“查人找物”,提高执行的实际效果。基于此,经院党组领导研究决定,从2023年春节假期开始探索启动“执行110”工作,组建专业执行团队,在晚上和节假日照常开展执行线索追踪工作。二是春节实践奠定“执行110”工作基础。2023年春节期间,广平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三部办公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高低交错”,大量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行程线索,警车不分昼夜,连续出动,实现春节假日全天24小时待命执行。春节期间,共接到执行线索31条,拘传被执行人15名,拘留1人,执行完毕7件,达成执行和解15件,执行到位金额近30万元,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三是积极完善“执行110”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广平县人民法院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执行110”工作机制,细化了操作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值班备勤、考核监督等机制,将这一改革创新探索、惠民利民举措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也成为广平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打造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的最新注脚和靓丽的风景线。
主要做法:“三项机制”破解执行难题
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即时出警有速度。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引入智慧执行平台,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出警、快执快结。全天候备勤。县法院组建由执行局、法警队为主体,全院干警轮流值班参与的行动队伍,在院党组领导及执行指挥中心协调下,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全天候、无假日开展执行线索追踪工作,随时接受当事人或群众线索举报,实现“有警必接、接警必出,昼夜通勤、远近必到”。警务化管理。深入推行执行警务化改革,实行“1名执行法官+1名助理+2名干警”在岗值班,统一由“执行110”调度,由执行指挥中心安排值班表,每月更新,合理调整干警值班时间,统筹车辆、执法设备和后勤保障,确保队伍整体战斗力、执行力。数智化赋能。在全省率先开通最高人民法院GIS系统“执行110”模块,推进“执行110”电话接入GIS可视化实战管理系统,实现来电自动接入、工单同步登记、案件信息自动填充等功能。高效化运行。建立“执行110”工作运行、值班备勤、考核监督、规范文明用语等制度性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值班纪律、值班要求。例如:2023年3月某日傍晚,广平法院“执行110”值班干警接到电话,邯郸市新颐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陕西省发现被执行人某建材有限公司的财产线索。“执行110”值班干警立即与承办法官联系,说明线索情况,沟通处置措施。第二天一早,三名执行干警前往陕西省西安市对涉案财产进行了查封。申请人邯郸市新颐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称法院 “执行110”出警速度快、执行效率高,跨省执行力度大。
二是建立“简案快执”机制,雷霆执行有强度。事务集约、繁简分流。建立“一站式”执行事务中心,推进执行通知书制作、线上线下财产查控等集约化事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简案快执、速结速办。组建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的“速执团队”,对简单执行案件启动快速执行程序。对有存款或网络资金可以直接扣划的案件,在冻结满15天后直接足额扣划,20天内执行完毕。例如:大年初二,申请人高某发现被执行人李某返乡,拨打了广平县法院“执行110”, “执行110”4名值班干警第一时间赶到李某家中,李某惊讶地说:没想到大年初二法院会来家里。在将其送到拘留所门口时,李某放弃了侥幸心理,主动与高某联系还款。难案攻坚、繁案精办。综合考虑“繁案”占据的案件比例,成立2个“繁案攻坚团队”和1个财产处置团队,每个“繁案”团队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2名法警组成。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及时、便捷、低成本、高效益处理纠纷的需求。
三是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司法为民有温度。惩戒预警。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前,向被执行人发出“惩戒预警”,既预留履行时间让被执行人“喘口气”,设定“缓冲区”,又以法律文书形式释明强制执行后果,画出“警戒线”。软性查封。在实现企业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对被执行人企业能采取“活封、活扣”的,尽量不采取“死封、死扣”,使被保全的企业财产继续发挥其财产价值,防止减损企业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社会稳定。分步履约。对确实无力偿还,一步到位履约困难的被执行人,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执行和解,协调双方协商延期还款,提供一定的缓冲还款时间,采取“放水养鱼、分步履约”的方式促其履行,兼顾法理与情理,既保障申请人的胜诉权益,也彰显司法柔性和温度。
启示与思考
启示之一:切实解决执行难,必须始终加强党对执行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居于首位的即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广平县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工作,县法院党组领导具体牵头负责,亲自调度执行质效,严管厚爱执行干警,在硬件配备、人员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执行110”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省高院、市中院领导经常下沉到基层执行一线,对执行工作开展督导、指导,有效提升了基层院案件办理质量。
启示之二:切实解决执行难,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执行难、难执行一直困扰基层法院的“硬骨头”难题。广平县人民法院围绕破解执行难题,持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执行110”模式,实践证明,啃下执行难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强化改革思维,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善用改革机制、改革办法寻求破题之道。
启示之三:切实解决执行难,必须善于借势科技赋能提高执行质效。广平县人民法院充分重视技术的先导性作用,挖掘技术的内在潜力,引入智慧执行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执行工作各流程,形成流水线智能化的新型作业模式,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能够远程指挥跨地执行、直观掌控执行全过程,下达指令、协调调度实时到达、秒级响应,让执行指挥中心成为执行工作的最强“大脑”,全面提升执行能力现代化水平。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各项工作的有效推动力。
启示之四:切实解决执行难,必须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破解执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司法为民,走好群众路线。广平县人民法院坚持“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的执行理念,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参与执行、支持执行,充分运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解决执行难题,以执行干警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赢得了群众的齐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