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法院:AI赋能“两状”示范文本,玩出“指尖速达”新花样
时间:2025-07-07 15:03阅读:55责任编辑:刘子杨

为深化司法便民举措,推动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精准落地,大名法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创新构建“技术 + 服务 + 人文”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模式,实现司法资源与群众需求的高效对接,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诉讼指引。

一、“法 e 达”AI法律大模型:让示范文本获取更智能

7月1日,大名法院成功上线AI法律大模型“法e 达”,打造诉讼服务智慧中枢。该模型深度融合审判实务经验与人工智能处理技术,接入诉讼指南80问、优化营商环境、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并设置判后答疑、院长信箱、诉状模板等功能模块。当事人及律师通过关键词检索,可轻松获取标准化“两状”示范文本,支持下载编辑。这一技术应用有效破解了法律知识壁垒,避免因诉求表述模糊、格式不规范导致的立案障碍,提升文书准备效率,为案件全流程提速奠定基础。

二、二维码矩阵覆盖:让诉讼服务触手可及

在诉讼服务大厅各窗口区域,精心设置了示范文本二维码标识,当事人只需手机扫码,即可直达示范文本专属页面,实现各类诉状、答辩状模板的“即扫即得”。该设计打破时空限制,支持当事人在等候、离场后随时查阅使用,形成“线下窗口 + 线上云端”的立体服务网络,切实让司法服务从“窗口办”延伸至“指尖办”。

三、全周期人工辅助:让司法温度可感可及

为保障特殊群体诉讼权益,在立案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当事人扫码使用模板,针对老年群体、电子设备操作困难者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协助——从诉请梳理、文书填写到格式校验,实现“需求响应-内容撰写-提交指导”的闭环服务,让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在诉讼服务中同频共振。

大名法院通过AI技术与司法服务的深度融合,将“两状”示范文本推广转化为智慧诉讼的重要支点,既提升了审判前端效率,又让司法便民举措更具“科技质感”与“民生温度”。这一实践为基层法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推动司法服务从“标准化供给”向“精准化需求响应”升级。

Cor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邯郸市委政法委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30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