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坚持法治引领,立足主责主业,精准服务对接,体现司法特色,五措并举着力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涉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大名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在全院各党支部、各部门及全体党员中开展“爱大名、勇担当、做先锋”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关于开展“法官优化环境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与大名县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会签制定《关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大名县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牵头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
实行结对帮扶。建立员额法官联系企业制度,与39家民营企业结成对子,按照“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原则,每季度实地上门结对联络企业1-2次,平时通过电话、微信等保持常态化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协调处理,实现联络常态化、沟通制度化、服务精准化、效果可视化。对员额法官征集反馈的意见,统一建立整改落实台账,本着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要求,迅速整改落实。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问题,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办案不快、司法不公、服务不优、效果不好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精准性,提升企业的满意度。
优化诉讼服务。全面畅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开辟涉企案件受理窗口,高质量及时办理涉营商环境案件。全面加强“一站式”建设,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在一楼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服务区,服务区内设置自助排号机、诉讼风险评估终端、虚拟导诉机、便民打印复印一体机,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退费、网上开庭等一体化诉讼服务, 降低诉讼时间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实质化运行诉调对接中心,发挥行业组织、人大代表、律师调解室作用,共同推进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立案时长0.62天,诉前调解涉企案件1325件。
高效化解纠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审理案件的新要求,成立速裁、金融、小额诉讼三个专业审判团队高效处理涉企纠纷,简案快结,2019年以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3180件,平均审理时长仅为5.5天;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4304件,占全院民事案件的 88.06%,服判息诉率为92.36%。成立民商事专业法官会议,发挥集体智慧,找准个案主要矛盾的处理点,将处理点与营商环境的大局相结合,依法审理金融借贷、投资消费等涉及企业的案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有效地促进了大名县司法环境的健康发展。河北某发电有限公司拖欠北峰乡、张集乡和孙甘店乡三乡镇400余户农民土地租赁费全部执行到位,既保证了农户的权益,又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
提升“执行合同”指标。诉讼便民,2019年以来,网上立案 12445 件,网上缴费7080件,网上开庭2599件,电子送达 107075次,审判流程信息公开24807件。依托执行查控系统对长期未结案件开展“五查”(存款、房产、土地、车辆、股权)工作,对线上调查未覆盖的部门、区域、行业及时采取线下措施,做到“应查尽查”。与不动产、税务、工商等联动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运用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等方式缩短评估期限,并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坚持综合考量、审慎适用原则,既要保持对涉执企业采取高压态势,也要对有履行意向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民企采取“放水养鱼”的做法,既有效维护了司法权威,也为民企赢得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