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打造“加减乘除”工作法,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诉源治理模式,激发新时代“枫桥经验”活力,在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助力平安邱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建共治做“加法”,解纷能力实质化。该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独特优势,建立与基层组织联防联动调解机制,“走出去”参与纠纷调解,并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成因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调研总结,提出防范化解建议。同时,该院成立集约化服务平台,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案、保全、鉴定、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安排专职导诉员、对接员,进行诉前分流、导诉释明,进行诉讼风险评估预判,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该院还成立诉前调解中心,选任资深干警作为专职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把纠纷化解在诉前。去年以来,他们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200余人次,提供引导法律帮助950余人次。 问题导向做“减法”,解纷维度立体化。该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广全流程网上办案,开展线上音视频调解,着重发挥在线调解优势,实现调解线上线下全覆盖,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将矛盾解决在诉前;开通诉前保全查控功能,为群众提供诉前保全、诉前调解、登记立案等线上线下立体化诉讼服务,全面实现一站通办。同时,该院通过推广应用“冀时调”平台,整合调解员资源,发挥好诉前调解作用,守住案件成讼防线。发挥速裁团队能动作用,搭建“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工作平台,实现“调解+速裁”功能无缝衔接。2021年,邱县法院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14.6天,较普通民事案件缩短37.9天。 诉调对接做“乘法”,解纷资源高效化。该院夯实诉前调解分流矛盾纠纷,实行调解前置,编立“诉前调”字号,实现民事纠纷诉前调解分流。2021年,该院诉前分流案件1220件,诉前调解案件863件,调解成功622件。同时,该院创新“诉前分流+送达+调解”工作机制,实行规则分案和人工识别双重分案机制,对案件进行精准识别,实行快慢分道、繁简分流。该院还将诉前调解工作纳入诉讼服务中心和速裁团队双考核指标,创新“调解+速裁”无缝衔接机制;建立“不定期团队法官讨论会、定期法官专业例会”联动调解机制,搭建调解联动“1+N”流程纵横全覆盖平台,有力提升了审判执行质效,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不断增强。 诉源治理做“除法”,解纷效能全面化。该院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全力提升调解水平,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同时,坚持“立审执访”全程兼顾、标本兼治,规范调解协议内容,明确调解责任,确保调解结果的可执行性,推进调解结果的实质化,降低调解后期衍生的风险,实现案件质量和效率的统一。该院还搭建以法院为中心、人民法庭为基点的普法网格,开展“靶向式”精准普法,建设集约高效、便民利民、共治共享的诉源治理前沿阵地,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增量,降低社会矛盾纠纷成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