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纠纷,只要进综治中心的大门就够了……”在河南省新乡市,人民群众遇到烦心事、揪心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综治中心。
新乡市围绕群众诉求,紧扣受理、转办、办理、督办等环节,制定印发“即接即办、协调调度、分类处置、督办问责”四项机制,截至目前,全市15个县级综治中心已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工作目标,投入实体化运行。各级综治中心积极整合多元力量、推进上下联动,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功能区域,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打通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模式。
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主阵地
“耗时两年的纠纷一直像块石头压在我心上,这下终于解决了。”
“感谢你们尽心尽力、公平公正地办事,才让我们邻居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
在新乡市三级综治中心,经常听到这样感人肺腑的话语。家常话里听民意,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暖心话语,正是群众对综治中心的赞誉。如今,群众只需走进这扇门,各类矛盾纠纷就能找到出口,让办事维权“找得到、问得到、看得懂”。
怎样利用多方合力,实现“1+N”的功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新乡市的答案是——坚持高位推进,深化共同缔造。建立综治联席会议制度,县级每月、乡级每半月、村级每周分析研判治安形势、协调解决矛盾隐患,安排重点工作。建立“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制定治安防控、矛盾调处等6类事件清单,形成“排查记录、规范上报、分类流转、逐级办理、结果反馈”的事件流转闭环。今年以来,平台流转事件48万余件。
今年3月,因高速公路征地,原阳县齐街镇某村部分村民的失地保险没有发放到位,村民们咨询得知涉及部门众多。“这要是以前,非得把腿跑断不行。”村民们说,“现在只需要走进综治中心的大门,就有人替我们跑腿。”
原阳县综治中心受理该案件后,迅速整合相关部门形成多方调解合力,经调查落实后,村民们的失地保险很快落实到位,案件圆满结案。
这是新乡市一揽子统筹,打造“一站式”多元矛盾解纷服务的具体体现。新乡市要求各综治中心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分工明确,标识清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等6个部门常驻,主要部门轮驻,实行定期研判、调度、督导等工作制度。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地的目标,进一扇门,解诸多难,各类矛盾纠纷有了‘出口’,也提高了办事的效率。”新乡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综合机制
“新乡市各级综治中心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理念,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教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访前,确保矛盾纠纷排得出、接得住、调得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新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栗全义表示。
2025年3月19日,数十名工人走进红旗区综治中心,反映所在工地拖欠工资问题。接到群众反映后,红旗区综治中心指挥中心迅速将此案转交给红旗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处理。经核实,该工程项目的进度款已按时支付给包工头,但包工头却未将工资发放给工人。
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切身利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为尽快解决欠薪问题,该中心调解员立即联系包工头。起初,包工头以各种理由推托,拒绝配合解决欠薪事宜。调解员并未放弃,多次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包工头沟通,向其阐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以及工人面临的实际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包工头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意解决欠薪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场拖欠工人工资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近年来,新乡市加强力量保障,拓宽调解员选聘渠道,积极吸纳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仲裁、心理服务等组织,实现“专职+兼职+专家+金牌”调解力量的聚合,挖掘本地热心公益、善于调解的人员充实调解队伍,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了“大调解”工作格局。
红旗区综治中心通过部门派员或轮驻办公等方式,吸纳律师、仲裁员、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资源,形成“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法官指导员+心理服务员”的综合调解力量,探索设立速裁法庭,打造“多元调解+速裁”模式,推动“接诉受理—精准分流—联调联动—诉讼断后”全流程、闭环式化解,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获嘉县综治中心则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坚持“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努力让群众“带着问题进门、解决问题出门”。获嘉县照镜镇综治中心聚焦“全科门诊”定位,设置劳动争议调解、“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等多个功能性办公室,创新实行“4321”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科技赋能建立矛盾化解“纵贯线”
“科技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大屏上一幅幅‘云图’,通过不同色块滚动显示着每个网格正在发生的事,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里有问题。”新乡市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主任潘世峰指着大屏幕对记者说。
大屏幕背后是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强大脑”,通过科技赋能,打通各部门之间数据“卡点”、协作“堵点”,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力。近年来,新乡市不断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打造智慧管理平台,推动更多新兴技术、优势资源向基层流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红旗区建设“红旗区基层智治平台”,为网格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长垣市建设“智慧长垣综合指挥信息平台”,为基层治理加强“四治融合”提供智治支撑……
目前,新乡市已经建成了上下贯通、左右互通的指挥联动体系,成为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化解“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做到对矛盾纠纷及时感知、及时化解,实现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从模糊治理向精准治理的深刻转变,推动社会治理手段、模式创新跃升。
“我们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处理,让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有地方说理、有机构评理、有专业人员调解,及时、就地、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乡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吴育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