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案 治理一片
清晨的邱县街头,阳光洒在明黄色的盲道上,缘石坡道无缝衔接人行道,公交站台上的盲文站牌很是显眼。“以前出门靠记路,现在盲道上的凸点就是我的‘眼睛’。”盲人按摩师王师傅说。细微处的关怀,是邱县人民检察院办好一案、治理一片实践的缩影——他们以“平恩检韵”检察品牌为魂,将检察履职注入社会治理的肌理,让文明之花更加灿烂。近日,该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
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早在汉代,邱县就被称为‘平恩’。平,蕴含着公平、安定之义;恩,有恩惠、情义之义。邱县检察院立足本土特色,履职尽责,力求做到服务一方,治理一方,教化一方。”邱县检察院检察长谷会娟介绍说。
2023年4月,邱县东环附近有群众反映,污水井冒出了刺鼻的怪味。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原来是外地两家化工企业通过“黑中介”偷偷倾倒了危废液体。由于案情复杂,邱县检察院安排检委会专职委员谭振鹏带人提前参与公安侦查取证。
“如果等案子判完再修,危废液体早就渗入地下了!”办案同时,邱县检察院践行修复理念,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
相关行政单位积极落实检察建议,很快,专业清污队就进场了,拉走废物,回填好土。
“必须让污染者买单!”邱县检察院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经调解,被告赔偿修复费480万元。
“路边的异味没有了,坏人也领了刑,赔了钱。”周边群众拍手称快。“该案推动建立‘刑行民’三责联动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邱县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杨勇说。
“邱县检察院深耕‘平恩检韵’检察文化,不止于惩处,更重修复损失、堵塞漏洞、引领风尚。”邯郸市人大代表韩继鹏说。
一些不达标的非道路机械混进施工现场,邱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绿色”施工。目前,施工现场非道路机械全部达标。有群众反映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无卫生许可,该院发出检察建议,监督相关部门整改到位。回头看时,各小区现售饮用水全部达标。
法治助推守信践诺
调解室里,70多岁的张某、翟某手握欠条满脸焦虑:“这些钱可是俺们的养老钱啊!”对面的李某一摊手:“我手上没钱,那咋办?”
2022年、2024年,李某分别向张某、翟某借款76970元、53830元,可到了还款的日子却没了动静。张某、翟某几次催要,李某就是不还。
两位老人行动不便,也不知道怎么走法律程序。今年4月30日,他们向检察院申请民事支持起诉。
邱县检察院经调查取证支持起诉。法检联动多次调解,双方签订分期还款协议。拿到首期还款时,两位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农民工潘某被欠5500元劳务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检察院:“我这点小钱,你们真管?”“管!法律眼里没有小钱!”检察官帮他整理证据支持起诉。
款项到账那天,潘某由衷感慨:“检察院真给咱办事!”
“司法公信力在‘说到做到’中生长——让每一张欠条都有回响,每一滴汗水都得到尊重。”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荣彬说。
倡导友好和谐相处
2023年6月,李某和潘某因车位争执挥拳相向,致潘某右眼轻伤二级。案发后李某主动投案。
在审查起诉环节,考虑到双方本是邻居,本着促和谐、化干戈的愿景,检察官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工作。
“你脾气太暴躁,有话好好说,怎么能打人呢?”“他打人的确不对,邻里邻居的,看能不能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检察官多次组织双方沟通调解,从邻里情谊、法律后果等多方面耐心疏导。
最终,李某真诚悔悟,主动向潘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潘某也选择谅解。检察机关依法对李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本次刑事和解,不仅化解了双方矛盾,更修复了受损的邻里关系。”居委会主任说。
为促进源头解纷,邱县检察院检察官进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大家和睦相处、邻里守望。
“法律不是冰冷的刀,而是缝合裂痕的针——解开矛盾双方心结,倡导友好和谐相处。”杨勇说。
净化孩子成长环境
提审室里,16岁的小凯(化名)卷起校服袖子:青龙文身从手腕蔓延到手肘。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二检察部主任雷利娜说,看到这些孩子就心疼。这些“耍酷”的印记不仅伤害未成年人的身体,更严重影响升学、就业。
2023年,在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文身问题后,检察官对五年内涉案未成年人文身情况进行摸排梳理,发动志愿者和法治副校长广泛摸排,锁定县城两家违规提供文身服务的美发店。
邱县检察院监督多部门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文身设备,制止了即将文身的少女,依法查处店铺,并对周边店铺展开普法排查。
为做好源头治理,邱县检察院公开向执法部门送达检察建议,推动落实整改与行业规范。
在“回头看”专项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店铺均合规经营。“通过检察官普法,我们知道了给孩子们文身是违法的。这昧心钱,坚决不能挣。”店铺经营者说。
通过溯源治理,邱县未成年人文身乱象得到根本遏制。此专项监督与整治违法向未成年人售烟酒、落实强制报告等行动,共同织密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防护网。该院还在全县中学开设“青春防护课”,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近两年来,该县未成年人犯罪率明显降低。
“保护幼苗要连根拔毒——执法剔除病灶,教育筑牢免疫。”雷利娜说。
亮出“无碍”文明标尺
2024年1月初,邱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调查核实,县城道路存在部分盲道毁损情况,遂立案监督。
因涉及责任部门较多,该院邀请多家单位座谈。4月18日,该院组织召开听证会,各方就整改方案达成共识。
邱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整改领导办公室,由县住建局牵头落实整改方案。改造11条道路盲道23.9千米,缘石坡650余处、公交站台34座、独立公共厕所15处……
5月28日,邱县检察院邀请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残障人士、“益心为公”志愿者就整改情况开展评议,验收通过。
为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邱县政府制定《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落实无障碍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等制度。
小区内,李奶奶坐着电动轮椅,轻松驶过新装的平缓坡道,刷开单元门。“这坡道好,轮椅方便,下雨天也不怕滑,串门方便多喽!”李奶奶说。
“检察院还组织青年干警经常开展助残帮扶活动。”政治部主任郭建明说。
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关爱尊重,城市文明刻度体现在了细节里。
邱县检察院的“平恩检韵”,恰似那盲道上的凸点,看似微小,却标注着法治的力量,一步一印,终连成治理的坦途。当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美好生活便有了最坚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