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武安市检察院
少年儿童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保护。我省政法系统及行政执法单位积极主动履职,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让我们一起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工作,关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共同携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拥有美好灿烂的明天。
关爱未来,普法先行,武安市人民检察院持续深耕“检爱工程”品牌,积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武安市人民检察院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获得此荣誉称号的唯一基层检察机关。
“校园欺凌中没有赢家。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欺凌除了对受欺凌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会造成伤害。”4月23日,武安市检察院联合教体局开设了法治专题教育“云上大讲堂”,未检检察官高璞为全市初中生及家长上了一堂“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网络直播法治课。高璞通过剖析案例、以案释法的形式,详细、全面地阐释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醒学生们遇到校园欺凌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这堂历时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讲到了家长学生的心里,有52256人次观看、66.3万互动点赞。
这是武安市检察院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断开拓授课渠道,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送去的法治教育课。近年来,武安市检察院检察官们围绕“两法进校园”等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和法治讲座,受众学生十万余人。
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宣传,2021年4月15日,武安市检察院联合关工委共同印发《武安市人民检察院派设法治副校长实施办法》,与辖区中小学校建立动态沟通联系机制,从校园治安状况和师生法律需求出发开展宣传教育,构建了法治宣传教育网络。
该院还出资在市职教中心高标准建设了集3D虚拟、人工智能等于一体的邯郸市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并与相关部门联动,分期分批组织全市青少年参观学习,通过模拟法庭、法庭辩论赛等活动,增强法治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自2020年1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35所学校组织学生来到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参观师生达1.2万余人次。
未成年人文身检察专项活动、网吧专项整治、旅馆业专项治理……武安市检察院将与青少年权益息息相关的行业及校园周边区域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努力推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未成年人文身检察专项活动中,检察官们对辖区20家文身门店进行突击检查,集中约谈经营者,推动学校将文身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规范,并举办“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主题宣传活动,接待法律咨询2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800余份。
在网吧专项整治中,他们实地走访武安市12家网吧,引导经营者树立正确的经营观,自觉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并向相关行政部门发放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网吧监管,规范网吧经营市场。
在旅馆业专项治理中,他们联合城关派出所对14家宾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按照规定核对、登记入住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等,要求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依法做好实名登记和消防安全等工作。
武安市检察院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亮剑行动”,重点检查校园周边超市、小卖部、流动商贩是否违规销售刮奖卡、盲盒等具有赌博性质的商品,是否存在销售价格低廉“三无”食品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武安市检察院加强与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凝聚保护合力,努力营造全民关注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新学期开学伊始,武安市检察院联合教体局走访了市区中小学及乡镇学校,结合近年发生的校车安全典型案例,向校车管理人及驾驶人员进行法治教育,同时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校车开展全面“体检”,拧紧校车“安全阀”。
为筑牢暑期安全防线,检察官们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排查工作,实地走访辖区内水渠、河道,核实责任单位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针对发现问题发放检察建议,同时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的注意事项和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为加强平安校园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武安市检察院积极协调沟通,与关工委等9家单位沟通协作,会签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的意见》,就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方面展开合作。
武安市检察院还坚持深耕“检爱工程”,为大山中的孩子们送去特殊的关爱。今年春节后,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万庆带领检察官们为孩子们送去了书本、文具等“开学礼”,并宣讲法律知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没有终点,武安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主动履职担当,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深耕细作,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杨万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