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安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采用“望、闻、问、切”诊疗调解的方法,调解原告冯某与周某诉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两案,在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为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排忧解难,开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良方”。
“望”见症状
首先承办法官详细查阅涉企纠纷卷宗,了解到2023年原告冯某、周某分别出借给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200万元,借期12个月,月息1%,到期还本付息。
借款期限届满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并未按照约定偿还借款,后经三方协商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用部分生产的货物抵顶借款77万余元,尚分别欠两人129万余元,至今未偿还。承办法官通过翻阅诉状以及现有证据对于基本案情形成了初始把控、准确掌握了案情,在此基础上判断该案是否存在调解的基础。
“闻”见问题
通过卷宗充分了解了案件基本情况,接下来承办法官主动联系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核实案件基本事实,确认欠付原告冯某和周某的借款的金额,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对案件基本事实和欠款金额均予以认可,当即表示肯定归还借款,但是现在企业确实资金周转困难,并且还了解到企业尚有订单且生产经营正常。
“问”出需求
承办法官主动询问其未如期偿还借款的原由,被告邯郸某设备公司表示其现在确实资金周转困难,一次性偿还冯某、周某二人借款确实困难,在此情况下承办法官积极向其释法明理,告知其可以通过调解分期付款方式暂缓偿还借款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将案情与当事人的说法相结合,形成初步的调解方案雏形。在涉企案件调解中真正做到“问需于企,精准回应企业司法需求”!
“切”中症结
在梳理清楚基本案情之后,案情脉络及症结已经较为清晰,此时可以形成的调解方案雏形,然后征求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对分期的期限和每期偿还的额度进行调整,并约定以剩余欠款为基数按照月利率1%的利率继续支付借款利息,最终双方达成了将冯某、周某欠款分别分成十二期偿还的调解协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成安县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实时性”司法服务,通过望,熟悉案情;闻,询问案情,耐心倾听;问,询问当事人疑点及难处,找出症结;切,提出调解方案并征求当事人意见,的工作方法,找准涉企企业症结,为企业排忧解优,保障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