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河北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取得显著成效。本刊推出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核心,河北省委政法委探索建立以政治督察、案件评查、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调查为内容的“112”(一督察一评查两调查)工作机制,以铁的纪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搭建可感可防可控的“三网运行、四级防范”智能预警防范机制,切实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探索实施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平台改革,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着力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网上枫桥+行业枫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工作模式,以互联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赋能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112”工作机制强基固本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的绝对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

《河北省平安建设条例》于2024年9月25日颁布实施,各地广泛开展《条例》学习宣传活动。
为确保将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确保将党中央对平安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将执法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河北省委政法委探索建立“112”工作机制,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
为确保政法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省委政法委将政治督察作为做实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载体抓手,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等4个方面20项内容为督察重点,制定《河北省政法系统政治督察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解决了思想路线、程序操作问题,有效确保了督察成效。
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促进政法单位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提高执法司法质量和水平。省委政法委以做优案件评查为着力点,选取查否案件组织复查,制定统一的问题案件、瑕疵案件评定标准,实行案件评查“双盲”(专家盲抽、案件盲选)办法,确保评查结果公平公正。对发现的执法错误案件、涉嫌违纪违法案件由省委政法委挂牌督办,对瑕疵案件向省直政法单位通报并督促整改,对其中的典型案件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对共性问题深度剖析、发布指引,进一步确保执法监督的质量效果。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才能把群众满意的事情坚持好。在制度设计上,民意调查将以往每年开展一次改进为每半年一次。调查内容上,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整治顽瘴痼疾的着力点、重点,力求更加科学精准、便于操作,全面掌握群众真实评价。对象样本上,与全省各地人口结构比例保持基本一致,确保具有普遍代表性。组织实施上,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采取电话问询等调查方式,随机等距抽样展开。“两调查”结束后形成的专门报告,反馈有关单位,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善始善终做好“后半篇文章”。
通过不断健全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委政法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党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制度机制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有效确保了政法机关依法依规公正行使职权,为河北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大数据办案平台改革成效显著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平安河北建设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河北省委政法委进一步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助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创新,提升平安河北建设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2024年5月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河北省委政法委积极探索推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改革,统筹各单位技术、业务力量,构建信息数据通道,实现了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与公安、检察、法院、监狱工作专网的安全接入,与“数字审判系统、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公安执法办案系统、刑罚执行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法治监督、统一的法治保障”四统一效果。

邯郸市永年区公安局组织干警入户走访
大数据办案平台相关数据显示,全省仅公安与检察协同这一个环节,就比以往线下移送卷宗可节省时间约27808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相当于解放了约3476个警力;每起刑事案件纸质卷宗按200页计算,仅公安环节就可节省打印纸约270万张、光盘1.3万多个,包括打印耗材、交通费等,折合经费约300万元。
“我们每一起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两个程序平均节省办案时间2个小时!”在谈到全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时,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渐进式试点带动”是这一重大改革的显著特点。河北省委政法委在张家口市、故城县等20个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市、县(市、区)先行试点,边发现问题,边解决软硬件技术问题,边探索办案制度,及时发现推进中的薄弱环节和堵点,把试点的过程变成发动的过程、能力培养的过程、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切口、渐进式”的工作模式,不依赖高财力投入,不依赖强力行政推动,其他的地方看到这种改革的好处,争先恐后要求改,形成了由“要我干”向“我要干”、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目前,全省167个县(市、区)已全面铺开,有效节约了执法司法资源,提升了执法办案质效。
强化科技支撑,智能预警防范平台筑牢安全底线
如何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落到实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河北省委政法委组织各相关部门认真复盘剖析一些突发案事件演化过程,带着逆向思维找规律、找漏洞、找对策。由各级政法委牵头,会同公检法司、卫健、民政等有关单位成立倒查倒溯组,收集汇总突发案事件案例,剖析突发案事件发生的矛盾点、演化过程、激化点及案件当事人情况等因素,发现一些由矛盾纠纷引发的突发案事件如果能够及时排查并提前干预、疏导、化解,绝大多数案事件是可以达到预防“降温”、防范化解的。通过汇总梳理分析发现,大多数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都有一个产生、累积、深化、激化、爆发的过程,并在案发前有着显著的行为表征,且在矛盾纠纷演化升级过程中反映出相关工作机制存在一定的短板漏洞,随着因素的叠加,呈现出不同的等级风险,进而激化、升级、爆发。
为将“可感可防可控”工作理念落到实处,河北省委政法委总结推出5大方面25条创新举措,探索构建突发案事件防范工作机制,搭建“三网运行、四级防范”智能预警防范平台,在矛盾纠纷的采集录入、研判评级、签收分责、落实反馈各环节,及早实现矛盾纠纷动态化解,源头预防极端案事件发生,提升命案风险感知能力。
线下压准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职能责任、乡镇(街道)主体责任、村(社区)直接责任,开展“乡土原籍”帮教行动、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及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为有效化解、防范突发案事件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好群众路线,“网上枫桥+行业枫桥”筑牢基层善治根基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社会矛盾增多,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大、激化因素多,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各种案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发展造成不安定因素。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深刻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观念,对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切实将政法工作的群众路线付诸实践、落到实处,河北省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坚持“枫桥经验”本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结合政法职能、找准载体抓手,探索“网上枫桥+行业枫桥”工作实践,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河北样板”。
立足实际,结合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发挥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懂行规、知行情、说行话、了行事”的优势,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机制,牵头探索出以“线上线下征集—线上梳理汇总—线下落实—线上反馈”为内容的“网上枫桥+行业枫桥”工作模式,在践行群众工作路线、互联网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作为省内“网上枫桥”实践的先行地,定州市依托12345服务热线,整合市委书记直通车、人民网留言等8个网上民意收集渠道,打造“网上枫桥”服务中心,全天候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威县整合12345热线、党政门户网站、“互联网+督查”等15个非接触式渠道,成立“民情服务中心”,推出“威县民情码”。在指导基层探索的基础上,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建行依托“裕农通”开发群众反映诉求的端口,共计4万多个终端、700万个家庭APP用户,覆盖80%的行政村。
为确保线上群众反映的诉求早调处、早化解,各地按照受理问题的性质类别和紧急程度,明确责任部门、单位和办理时限,规范建立在线平台派单、部门(单位)办单工作制度,全流程把握工作进程、办理质量,针对职责难以区分的,配套建立与有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会商审定机制,责令限期办结,切实把群众诉求化解在萌芽。
河北在推行“网上枫桥+行业枫桥”线上线下工作模式中,根据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总结出“五四”工作法,即实施五个机制、做到四个坚持。五个机制分别为:诉求征集机制、转办机制、化解机制、督办落实机制、效能检验机制。四个坚持分别为:坚持科学性,注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法治性,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预防性,注重预警防范;坚持行业性,注重发挥专业调解组织作用。
为进一步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到行业治理中,提升行业内部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从源头提升矛盾风险预防化解能力,由河北省委政法委牵头,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发挥相关行业部门掌握政策最全面,了解行情最透彻,依法行政最权威优势,通过组建“行业枫桥”工作队,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维稳责任,推动形成行业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行业问题行业解决”。
“行业枫桥”进一步增强了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主动服务、主动化解、联动协作的积极性,解决了以前当事人在多个行政部门之间来回跑、反复转的难题,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环节有效化解。
线上线下全面征集受理群众诉求,网上交办、反馈、督办、回访,线下办理落实,目标是为了一个“全”。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干群沟通的“好帮手”,干群互动的“连心桥”。
屏之内,“网上枫桥”演绎着一个个动人故事;屏之外,“行业枫桥”工作队闪耀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坚定的话语,铿锵的脚步,背后是一串串累累硕果,是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