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七部门联合部署“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重点推动“民法典进农村” 以高质量普法助推乡村振兴 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张世杰 通讯员 张夏)4月28日,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省妇联、省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在5月份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的全省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传民法典实施以来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针对农村干部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宣传民法典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规定,以及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援助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以高质量普法助推乡村振兴。 根据工作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2022年河北省“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在做好民法典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河北省2022年“普法惠农”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及河北省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各地适时组织对村“两委”干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基层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开展民法典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法律明白人”热心为农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帮助。 着眼完善民法典宣传阵地,各地将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宣传资料,供群众学习;在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墙的宣传内容中更新民法典有关内容,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园建设中融入民法典元素;发挥河北民间传统文化优势,鼓励和引导村(居)民创作民法典法治宣传文艺节目及农民画、剪纸等民法典法治文艺作品。 加强村(社区)民法典宣讲。各地将利用村民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安排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所服务的村(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发挥河北省民法典讲师团、“木兰有约”公益普法团队、大学生普法志愿者等公益普法组织的力量,结合“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民法典宣讲;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村(居)民微信群、村(社区)公众号等推送民法典学习相关内容。 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结合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参评工作和第七批“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命名工作,各地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通过开展村民评理说事、民情恳谈,以民法典为依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完善,推进农村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