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截至11月底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660件 抓获犯罪嫌疑人3500名
时间:2023-12-19 05:04阅读:87责任编辑:刘子杨

河北法制报12月12日讯 (记者 任俊颖)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截至11月底,全省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6953件,捣毁黑窝点97个;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66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500名;批准逮捕侵权假冒犯罪458件640人,起诉868件1491人;一审判决涉侵权假冒犯罪案件790件1385人。

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河北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部署开展互联网领域治理、重点产品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违法犯罪等8个方面、64项重点任务,突出重点难点治理、加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增强社会共治能力,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分工和完成时限。

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石家庄海关、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大力开展“剑网2023”“秋风2023”“昆仑2023”“春雷2023”“龙腾2023”等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侵权假冒行为重拳出击,有效震慑了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我省深入推进打击侵权假冒跨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和社会共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监管执法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之上,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共同构建区域性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京津冀三地联合部署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和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先后查办假冒“五粮液”“华龙面粉”“骆驼蓄电池”等一系列跨区域侵权假冒案件。推进部门联动,省市场监管局与省法院联合印发《关于落实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意见的通知》,不断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加大对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力度。

省市场监管局强化打服结合,组织在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确定14类重点违法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办各类民生领域案件10111件,消费环境得到净化。

Cor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邯郸市委政法委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30708号-1